频繁跳槽的四大坏处
最近被好几个人问到“频繁跳槽会有什么影响”。我曾经作为面试官,面试超过300人,也曾作为咨询师,接触过近百例为频繁跳槽经历寻找应对策略的个案,因此我就这个话题,来聊聊:
什么算频繁跳槽
频繁跳槽的四大坏处
如何避免频繁跳槽
咱们逐一来看。
01
什么算频繁跳槽:平均跳槽间隔小于一年
在很多公司的HR和用人部门看来,最近几次跳槽的平均间隔小于一年,就算频繁跳槽。问题中说有人一年跳槽7次,那铁定是频繁跳槽无疑了。
我做面试官时,比较喜欢的跳槽间隔是2~3年,就是两三年或者三四年换一次工作,我会觉得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如果最近的两份工作中有一份干过了四年,我会更喜欢。
02
频繁跳槽的四大坏处
我原来做软件开发,熟悉这类专业性强的工作,就针对这类工作来聊聊频繁跳槽的三大坏处。注意,下面的坏处都是针对专业性强的工作来讲的。
1、频繁跳槽不利于专业能力提升
很多专业能力,比如Java服务端开发、芯片设计、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等,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才能有效提升。
如果你一年换上几次工作,那基本上每份工作,还没渡过适应阶段,还没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就离开了,这样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是有极大坏处的。
比如你做Java服务端开发,一年跳两次槽,很可能会遇到这家单位用这组框架,那家单位用那组框架,反复跳几年,你哪个框架也用不熟、用不精,导致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懂点儿,什么都不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2、频繁跳槽不利于业务能力积累
专业性强的工作,很多都是一半技术一半业务。
做软件开发,一手是编程技能,一手是业务积累,哪个都少不了。比如你给医院做诊疗系统,你只会编程,不理解具体的挂号、就诊等业务流程,你就做不出让医生和患者都觉得好用的软件。
做审计师,既需要会计审计技能,又需要业务知识。比如你给建筑工程公司做审计,你只懂会计知识、审计知识,不理解各种建筑业务、工程和经济形式,就很容易错过真正的问题。
类似这些,很多专业性强的工作,都要求你深入理解业务,而如果你一年半载就跳一次槽,换一个业务,那你就难以在某种业务上沉淀,就会少一条腿,久而久之,当你再次应聘时,就很难与那些长期在同一个业务领域深耕的人竞争。
3、频繁跳槽不利于职场人脉积累
职场人脉,对你的未来发展其实很有帮助。比如,可能别人一句话,就可以帮你推荐一个特别合适的职位。比如,可能别人一两句经验,就可能帮你绕过一个大坑,少走很多弯路。
然而职场上的关系,需要时间来建立和维系,你在一个单位没有两三年时间,是很难和他人建立较为深入的关系的——因为关系的深入程度,是通过一次一次的共同战斗累积的。你跳槽越频繁,就越没有机会和他人一起共事,关系就越流于表面,就越难遇到职场上的“贵人”。
4、频繁跳槽会让单位怀疑你的稳定性
单位其实都想要能够跟着单位稳定发展的员工,因为员工熟悉业务上手工作需要时间,员工和团队融合需要时间,员工深入项目能做贡献需要时间,如果稳定性不够,一年半载就跑了,对单位其实是很大的损失。
所以,当单位看到你频繁跳槽,就会怀疑你的稳定性,就会慎重考虑,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就不会考虑你了。
03
如何避免频繁跳槽
既然频繁跳槽对职业发展有诸多不利,那怎么才能避免频繁跳槽呢?
三个关键点:
了解自己的个人倾向
选择与自我匹配度高的工作
学会用学习者心态面对问题
一点一点说。
1、了解自己的个人倾向
很多时候我们频繁跳槽,都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比如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情容易投入,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容易凭感觉选择工作,就很容易在干十天半个月、两三个月之后发现,这工作和自己想的根本不一样,进而导致没办法接受,只能放弃,去找下一份工作。
这样的频繁试错,撞上合适工作的几率极小,而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却极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多多了解自己的个人倾向,为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是一些具体可做的事情,供参考。
分析成就事件。回忆过往,寻找你觉得有成就感的经历,分析一下,看看是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用到了什么知识、技能等。
分析自己的兴趣。首先放下工作的想法,就单纯的罗列你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听歌、旅游、画画、手工、编织……都算。然后,分析这些兴趣,可能和哪些工作关联起来。
分析自己的性格。这个有多种方式,一种是测评,比如MBTI测评、大五人格测试、DISC测评等;一种是自己总结;还有一种是请他人反馈,比如找几个朋友、同事,让他们说出你典型的3个性格特点。
分析自己擅长什么。有时候你会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比如你衍纸画做得好,比如字写得好,你自己就能知道。有时候你会因为习以为常而忽略一些自己擅长的东西,此时你可以问别人,让他们说出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你比较擅长的几件事情。
观察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是喜欢独处,很少与人交往?交往是被动还是主动,具体有哪些表现?有没有因为人际交往而感到郁闷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因为人际交往而快乐的时候,发生什么?
设想自己的理想生活。想象一下,奇迹发生了,你的理想生活实现了,那个时候,它会是什么样子?
2、选择与自我匹配度高的工作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选择工作时,就有了基本的依据,只要我们多多了解目标工作的信息(比如做什么事情、用什么知识、需要何种技能、工作环境如何、人际环境如何等等),就可能找到更匹配自己的工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某个因素特别吸引你而忽略其他可能严重违背你个人倾向的工作。
比如,你最讨厌出差、喝酒、应酬客户,可眼下能找到的几个工作机会中,有个区域销售经理的职位,薪水特别高,你特别满意,你就很可能在薪水的吸引下,接受这份工作。你会觉得,也许我可以掌控销售行为,把出差、喝酒、应酬的频次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是,这样风险极大——一旦你将自己置身到那种环境中,就难免会失控一次两次,而一旦你失控几次,就会频频失控,最终陷入完全失控的境地,令你身心俱疲。
3、学会用学习者心态面对问题
就算你了解自己,挑了跟自己匹配度比较高的工作,也可能在工作中遇到各种不如意,激发你跳槽回避的想法。因为,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是完全遵循你的个人特征来设计的,相反,它们都是单位为了经营需要而设置的,压根就不是为了让做这份工作的人舒服而设置的。
所以,任何一个人来到单位的某个岗位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工作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舒服,这个时候,我们该做的,是以学习者的心态去思考有哪些改善策略,而不是以评判者的心态做出这里不适合自己的结论,转身跳槽逃走。
关于如何避免评判者心态,形成学习者心态,可以查看下面的选择地图。
这份地图是梅若李·亚当斯在《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一书中给出的,这本书非详细讲述了如何基于学习者心态来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改变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非常赞。推荐阅读。
以上是我们避免频繁跳槽的三个要点,希望对受到频繁跳槽困扰的伙伴有帮助,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经过了解自己、了解工作、以学习者的心态面对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可以长期发展的工作。
关注“安晓辉生涯”,遇见更好的自己
往
期
回
顾
欢迎添加安晓辉老师微信a32352937
一对一咨询识别上图二维码
文字咨询请戳阅读原文